close
自埔里往清境走台14線,中途最大的休息站就是霧社,進入霧社市集前就是霧社事件紀念公園,又稱莫那魯道抗日紀念碑。「霧社事件」為日治時期最為慘烈的原住民族抗日行動,2011年也改編成電影「賽德克巴萊」,引起不小的討論與爭議。
「霧社事件」發生於日治昭和五年(民國十九年,西元1930年),起因於日軍武力鎮壓及殘虐暴行,引起賽德克族人報仇之心。為了捍衛族人的生存與傳統,馬赫坡社頭目莫那.魯道聯合其他部落頭目,率領勇士攻陷警察駐在所、襲擊霧社公學校,共擊殺134名日本人。此舉震驚了日治政府,隨即派遣數千名軍隊進攻霧社,在強大火力攻擊下,賽德克族人敗退至馬赫坡溪岩窟中繼續戰鬥。但最後仍彈盡援絕,莫那.魯道與殘餘勇士自殺身亡。
日治二昭和八年(民國廿二年,西元1933年)莫那.魯道遺體被尋獲,送至台北帝國大學(今台灣大學)做成標本,並曾公開展示。二次戰後,拆除日人所立的殉難紀念碑,改為原住民抗日紀念碑,於碑前立紀念牌樓。
民國六十二年(西元1973年)台大李亦園教授建議將)莫那.魯道遺體安葬,遂葬於紀念碑後方。
莫那魯道墓前也葬有二次戰後挖出的義士骨骸。
民國八十六年由雕塑家鄧廉懷塑莫那.魯道及抗日英雄群像,立於碑前及園中做為六十七周年紀念。
Info:
地址:南投縣仁愛鄉仁和路四號
電話:(049)222-2106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