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一日或半日遊,不想到大溪、慈湖、石門水庫塞車,還有哪些選擇?參考了網友意見(但還是沒做好功課),就安排了龍潭客家文化園區、土地公文化館…,其餘的就隨機應變吧!
第一站跟著Google Map順利地抵達客家文化園區,但這裡的停車標示不清楚,差點越繞越遠,還好今日人不多,在對向路旁找到了車位。順著指標走進去,馬上被水池公園吸引了目光,一旁還有Q版的公仔,解說著客家的服飾、生活,是很棒的拍照景點。
公園的步道上有桐花的標誌,聽說桐花盛開時園區也是賞花的好地點。步道上還安排了不少客家俚語,附加普通話解釋,雖不一定唸得出來,但還頗能傳達客家文化的內涵。
步道旁還看到了一座小小的「伯公」祠,土地公文化好像也是桃園市力推的在地文化。這伯公祠不只是裝飾,小祠內也安奉了土地公,也有居民到此上香。
走道了廣場,終於看到了許多人打卡上傳的立體彩繪,畫風精細,拍照起來確實很有錯覺。碰巧遇上了整點,廣場旁牆上的音樂鐘敲打著音樂,裏頭的小人也會轉來轉去,滿可愛的。
廣場旁的郵局有公仔,廣場對面的階梯前、階梯上也有公仔,爬上了階梯,有一大片的草皮,尾端海有一大片的立體古厝照片牆,都是很有趣味的拍照點。
說沒做好功課是因為,今天周一休館,所有展館都不開放,所以少了一些體驗與照片。不過,園區內的風景倒也讓我覺得不虛此行!
下一站原定到土地公文化館,有了客家文化園區的經驗,立即上網查了今日是否休館。果然!所以就立刻改了地點到龍潭大池,這個從沒到過,卻號稱是龍潭地標的景點。
龍潭大池(觀光大池)佔地十分寬廣,遠遠就看到九曲橋、吊橋,池畔的風光看來也不差。停好車,就沿著池畔的步道邊走邊看。寬廣的池面不長一物的確會有些枯燥。或許因為如此,所以池面上有兩處平台,做了一些雕塑裝飾,還有看來像是夜間水舞的設備。
池畔公園的設計和遊憩設施算完備,特別是網友推薦的戲水區,當然,還不到夏天,所以尚未開放。
原想上吊橋覽勝,但圍上黃色膠帶,再上網查原因,應該是尚未修復。所以只能從橋底拍吊橋的英姿。
再沿著九曲橋(忠義橋)到南天宮,附近有不少小吃攤販,很有旅遊的fu。
到廟自然不要錯過去去晦氣、增加好磁場的機會。點了香,拜了天公爐、主爐。因為內殿、二樓、三樓都不設香爐了。一樓正殿的關聖帝君神像十分威嚴,讓人有正氣凜然之感。
兩側的太歲殿和財神殿,塑像十分鮮活,也沒設玻璃罩,很好親近、參觀。
二樓正殿供奉觀音、文殊、普賢菩薩,旁邊廂房是月老殿,可以求紅線。
三樓主祀玉皇上帝、配祀三寶佛、三官大帝。
從南天宮三樓可以眺望龍潭大池,景色不錯。如果想品嘗客家風味餐,附近有不少餐廳,還有龍潭特色伴手禮的店,不論是用餐或是買伴手禮都很方便。
DATA
客家文化園區 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三林段500號 / 03-4096682 / 參觀免費 / http://www.hakka.tycg.gov.tw/
龍潭觀光大池 桃園市龍潭區上林里中豐路上林段115巷11號
龍潭南天宮 桃園市龍潭區上林里溝東100-1號 / (03)479-23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