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臺14甲線.jpg

2014年10月8日(三)約定好的2日遊,路線是從臺北走國道5到宜蘭,轉臺7甲線經大同鄉,再接臺8線經梨山,過大禹嶺轉接臺14甲線,經武嶺過清境,再接臺14線至埔里,最後由埔里走國道6接回國道3返回臺北。這條路線由曾走過的友人開車,沿途的景點他有大致的規畫,但美景卻是可遇不可求,因為梨山、大禹嶺、合歡山等高山美景,氣候難以預測,是否會碰上大霧而無景可看也有可能。

宜蘭茶之鄉民宿.jpg

一早,7點多從臺北市基隆路出發,先走國3甲到石碇,再從石碇接上國道5號。因為不是假日,所以行車順暢,但一早往宜蘭方向,天氣陰雨綿綿,還好我們的目標是梨山、大禹嶺,越往中部,天氣應該會越好。第一站的休息點在宜蘭大同鄉,在往太平山風景區前的臺7線上有間「茶之鄉休閒民宿」,硬體設施很有規模,不僅提供民宿服務,還有「田媽媽」特色美食。

茶之鄉販售在地玉蘭茶.jpg

蜜香紅茶冰淇淋.jpg

好客的老闆請我們喝新焙的紅茶,茶香濃郁。現場看到了茶葉燻香的鴨翅、鴨掌,還有茶香燻蛋,就順便買了當做今天的晚餐或零食。這裡還有蜜香紅茶的冰淇淋,若是平時我一定買來嚐嚐,但當天氣溫滿冷,又飄著小雨,加上時間還早,所以就只拍了照當做紀念。

自產之蜜香紅茶.jpg

稍做休息後,我們繼續沿臺7甲線往梨山方向前進。路幅雖然不寬,但車不多,行車十分順暢。越往高山走,景致越令人驚艷,特別車道旁的深谷與對面的高山,俊秀出奇,路旁的植物也常吸引我的注意。除了美景外,道路的修繕與維護也值得稱讚,因為路面修整得十分平坦,在我經驗中算是少見的。經過思源啞口,聽說這裡因為地形,所以特別容易起霧。但是越往南走,天氣逐漸轉好,心裡慶幸運氣真好,出遊的心情也越加興奮。

 

從臺7甲線左轉接上臺8線後,經過參山風景區,很順利的,我們來到了車上討論的景點,梨山賓館。

臺8線旁的梨山賓館.jpg

梨山賓館是中橫公路開通後,梨山第一家旅館,也是臺灣三大宮殿式飯店之一。歷經921地震及風災,梨山賓館風華不再,於是進行整建,現在的建築是101年後重修後的樣貌。雄偉的建築仍是梨山的地標,前方的觀景臺可遠眺翠綠山景,一旁還有令人驚嘆的百年桂花樹。

賓館前觀景臺.jpg

賓館旁的百年桂花.jpg

這裡是遊客常拍照駐足的地方,所以路旁也搭設一個蔬果市集,販售一些梨山的高山蔬果,特別是有名的蜜蘋果。輕鬆地參觀後,我們就近在梨山街上找了家麵館吃午餐,老闆是臺中東勢人,因為父親來到這裡工作,所以他就在這開家小餐飲店。

宮殿式建築.jpg

門前的高山蔬果攤.jpg

下一站的景點是福壽山農場的「天池」。福壽山農場入內必須購買門票,平日全票是50,假日是70,車輛也收停車費,小型車收費是25元。(相關費用可上網查詢 https://www.fushoushan.com.tw/ )天池標高2614公尺,是自然湧出泉水的高山池,相傳繞行天池三圈許願可以達成。(也有說法是左三圈、右三圈)池邊還有一個天然的坐墊,傳說有很強的磁場,所以有人專程來打坐。

福壽山農場天池.jpg

天池.jpg

從天池可以遠眺雪山的西峰,這裡的動植物生態也很豐富,就在停車場旁,我們看見了很漂亮的野鳥,牠不怕生,乖乖地讓我們拍照。

天池遠眺山景.jpg

路旁不怕人的鳥(臺灣噪眉).jpg

天池旁有座典雅的達觀亭,是先總統蔣中正休憩的行館,大概是平日不對外開放,所以只能在拍拍外觀。

天池旁達觀亭.jpg

離開天池後,我們續往農場本部。沿途有許多茶園,茶園中都立著一支支的大型風扇,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,也推測它可能是用來吹霧、吹霜。果然,茶園旁立有解說牌,正解是在冬天易降霜的時候,就會啟動風扇,避免茶葉凍傷。

福壽山茶場.jpg

 

在和農場本部間有座福壽山農場的製茶廠。這裡種了很多蘋果、楓樹和波斯菊。浪漫的花海當然吸引了我們前去,我們笑說,還好不是假日,否則花田中一定又站滿了拍照的觀光客。

9-10月波斯菊.jpg

也開玩笑說,還好他們愛拍照的老婆這次沒跟,不然我們的行程一定大大的延誤。

入口楓葉.jpg

福壽山農場.jpg

福壽山遊客中心(1).jpg

終於到了福壽山農場的住宿區。入口有「介壽松」、「經國松」。

介壽松.jpg

還有三株果樹王,桃王、梨王和蘋果王。因為這三棵樹都接枝了各種品種,也就是說,一顆樹上結滿了各種不同大小、不同顏色的品種。蘋果王一顆就有43種品種的蘋果,所有參觀的遊客無一不嘖嘖稱奇,拿起相機猛拍。

蘋果王.jpg

蘋果王43種品種.jpg

梨王.jpg

這裡種了很多水果,包括蘋果、奇異果等,不過都只能觀賞,不能摘來吃。是有不少遊客都開玩笑想摘。

農場奇異果.jpg

 

觀完蘋果王後,再到遊客中心參觀果園。遊客中心有餐廳供應訂餐,也有咖啡廳提供午茶等茶點,也設有銷售中心,販售福壽山農場的茶葉及水果,這裡的茶葉頗受歡迎,一斤的烏龍售價6千多元。因等一下我們也會到朋友介紹的蘋果園,也順便購買大家交代的蜜蘋果。

福壽山遊客中心.jpg

結束福壽山農場的參觀行程後,我們就直接前進大禹嶺,目標是34k的果園。

這附近的果園因為都在山坡上,一般的農戶也不會特別在路旁設招牌,所以幾k就成了門牌。這裡的果園或菜園,都是自闢的產業道路,十分陡峭,也多有超過90度的轉彎,一般的轎車千萬不要輕易嘗試,加上地面多用水泥鋪設,也常有碎石,除非是山區用的四輪驅動車,否則還是搭農戶的車,或是步行上山或下山比較安全。

蜜蘋果.jpg

這裡的果園幾乎是整片山坡,一般農戶除了種水果,也種高山蔬菜,特別是高山高麗菜。

大禹嶺果園.jpg

這裡的蘋果也有許多品種,熟成的時間也不太一樣。我們一直追問蜜蘋果,柳丁先生就先拿了剛摘的蜜蘋果給我們品嘗,果然滋味鮮甜,一咬開果肉,就可以看到散布的蜜汁。

農場蘋果.jpg

從果園農舍往外看,也是一片俊秀的山景,我特別喜愛山林中的大樹,那麼高聳又各有姿態。

俊秀的山巔.jpg

因為蜜蘋果仍未到盛產期,而當天的蜜蘋果也已有人付錢下訂。但在我們苦苦哀求的份上,我們還是買到了20斤,好客的老闆和老闆娘,還額外送了一箱的青蘋果。載著戰利品,時間也差不多將近4點,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蹉跎,因為午後山區特別容易起霧。

臺14甲線山景.jpg

 

果然,山裡的氣候是瞬息萬變。從臺8線轉入臺14甲線後,一路上我們穿梭在雲霧中,還好霧不算太濃而無法開車,但在這樣的環境中,就無法再欣賞高山美景了。

臺14甲線雲海.jpg

經過了不知道多少轉折,我們終於突破雲霧區,一旁見到的是令人讚嘆的雲瀑、雲海景觀,一路上嚷著要拍照,就在道路稍寬處留下這張美麗的照片。

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,過了雲霧區,隨處都可看到雲海景致,流動的雲霧就像海水一樣,在高山上又特別雪白,像水又像飄動的棉花。

遠眺石門山.jpg

終於來到一處許多人停車賞景的地方,原來這地方叫合歡山風景區停車場,就在接近松雪樓的路上,一旁是登合歡尖山的步道,光是遠眺,就覺得登上峰頂一定極美,但還是沒那麼大的勇氣,所以只在路牌拍照,體會眼前這令人感動的畫面。

合歡山風景區停車場.jpg

 

再前行不久,就是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,一旁就是著名的松雪樓,遊客中心前方就是武嶺的地標及觀景臺。說到山裡的氣候瞬息多變,也真令人措手不及。我們才在風景區前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,馬上松雪樓就被雲霧掩蓋,完全消失在雲霧中。

合歡山遊客中心.jpg

 

來到武嶺觀景臺,雖然人還挺多的,但還能找到空擋拍空景照。

武嶺觀景臺.jpg

武嶺觀景臺遠眺.jpg

從觀景臺瞭望,雲海景觀愈加壯觀,幾乎是180度的全景,毫無遮蔽。這裡標高3275公尺,許多人在觀景臺留下身影。也有不少攝影師趁著美景,架設好腳架,準備拍攝日落美景。這時候的氣溫大概只有10度,在必須趕往住宿點的前提下,我們趁著天未黑前趕緊離開。

 

武嶺遠眺雲海(1).jpg

武嶺遠眺雲海.jpg

武嶺觀景臺(1).jpg

終於在下午5點多,我們來到了晚上住宿的地方,地點靠近清境。我們準備着晚餐,一邊期待今晚的月蝕。無奈,天候突然轉為陰雨,雲層很厚,看來今晚不僅難以看到月蝕,連燦爛的星空可能都是妄想了。晚上8點多,雲霧漸開,看到了月蝕的結束,拍下了紀念的幾張照片。

清境歐式民宿.jpg

清境賞月蝕.jpg

入夜後,氣溫甚彽,可能10度不到,幸好有溫暖的房間,幸福地睡了一夜。一早起來看日出,但這裡是背山面,當太陽升過稜線,已太刺眼,有些後悔,應該一早再驅車上武嶺看日出。
住宿附近有間漂亮的翠峰派出所,這裡在雪季時是大車的管制點。高塔建築是瞭望臺,在天氣好時,可以瞭望周遭景觀。

觀景臺眺望山景.jpg

無意間在派出所草皮上發現許多有趣的植物,完整圓滾滾的蒲公英在都市很難看到。派出所的花園裡,看似無奇,但仔細看,還可發現草莓和許多不知名的野花。

完整蒲公英.jpg

一早,我們繼續去拜訪農戶,買些高山蔬菜。過程依然十分艱辛,蜿蜒又危險的山路,真的一生體驗一次就好。載著滿滿的蔬菜水果。我們也不敢再多拖延,怕在好天氣裡,這些蔬果會悶壞了。於是到清境臺灣最高的7-11稍作休息,就驅車往埔里前進。從埔里接上國道5,再續接國道3,中午在後龍短暫停留,先探了苗栗客家園樓,吃了午餐,下午3時多就抵達臺北。

孤挺的杉柏.jpg

今日的晚餐,就是辛苦載回來的高山蔬果。
很慶幸這次的行程十分順利,也有絕佳的運氣,看到了許多絕世美景。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.y. Yang 的頭像
    F.y. Yang

    跳跳猴的嬉遊記

    F.y.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