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隋唐洛陽城遺址,是隋、唐兩代的都城,建於隋大業元年(西元605年),五代時期的梁、唐、晉也曾以洛陽為都城,但範圍較小。西元1954年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隋唐洛陽城進行勘查,後陸續進行多次挖掘,西元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這次參觀的明堂、天堂,是目前遺址公園中最主要的展區,主要以武則天時期為背景,結合現代的展館設計與互動展示,讓遊客可以透過視覺感受,結合歷史課程的記憶,更深入了解唐代與武周時期的生活與文化樣貌。武則天所建的明堂,年代在唐垂拱四年(西元688年),高294尺;唐證聖元年(西元695年)明堂與天堂遭薛懷義縱火焚毀,翌年重建,為唐朝最宏偉的建築。後毀於唐天寶十四年(西元755年)的安史之亂。
進入明堂前趕上了迎賓表演。
現在重建的明堂外觀依舊雄偉,拾階來到大堂,場景是武則天的朝堂。
殿堂金碧輝煌,華麗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,稱「萬象神宮」。
明堂內安排有迎賓的表演,內容應是武則天上朝,朝臣稟告四海昇平榮景。
錄有表演影片分享。
接著參觀的是大廳下層,透明玻璃地板下是明堂中心柱的遺址。
明堂中心柱的底座為四塊大青石,其中三塊上有圓形榫眼。
中心柱遺址外圍的牆面上有武則天故事的筆墨畫。
洛陽城的模型,可以看見居中軸線的明堂,及左後方的天堂。
洛陽城的配置與星象息息相關,洛水為銀河,明堂對映天帝所居的紫微宮。武則天定都於此,以明堂來象徵自己是天命神授。
洛陽城搭配背景的四時、晝夜變幻。
白天時的洛陽城的生活場景,製作十分精細。
接著看到立體投影的武將和仕女,也滿新奇的。
唐朝仕女的各種扮相。
唐朝女子的妝容、髮髻與飾品。
武則天著作的詩文,有《垂拱集》、《金輪集》,《全唐詩》也收錄了她的四十六首詩,頗有文采。附帶一提,目前佛教經典前的《開經偈》也是武則天所寫。
「升仙太子之碑」為武周聖歷二年(西元699年)武則天至嵩山封禪,夜宿於升仙太子廟有感而作。
另一面牆上有二十個漢字,都是武則天所創的文字。其中「曌」字,就是日月當空之意,也做為她的名。
牆上掛著武周時期的名臣畫像,第一位就是狄仁傑。
這模型可能是武則天嵩山封禪的場景。
武則天登嵩山封禪。
電視牆上以筆墨畫改製成動畫,很有特色,內容也是武則天的故事。
唐朝武將的蠟像,栩栩如生。這一區展示了許多唐朝的兵器。
「明堂盟誓」場景,講述的是唐聖歷二年(西元699年)武皇令太子李顯、相王里旦和諸武梁王武三思在明堂立誓,要李氏與武氏和平相處。
明堂頂層上的鎏金鳳,第二層圓蓋上有九條龍,意為九龍朝鳳,以此顯示武皇地位,後改為火珠。
武則天至明堂上朝的盛況。
明堂木結構模型,非常壯觀!
供遊客拍照的場景,嘗試當皇帝的滋味。
結束明堂的參觀後,續往天堂。天堂為皇室的佛堂,高度約有160公尺。
在路上看見剛才在明堂看到的武則天演員,應該趕往天堂另一場演出。
重建的天堂共有九層,第二層為接引堂。裝飾依舊十分華麗,氣勢恢弘。
地上的蓮花拼貼石磚,了不起的工藝。
接引堂的圓拱形壁畫「萬國來朝」,畫中有各國使節,象徵當時國力強盛。壁畫上方,圓頂之下,也全以金鳳裝飾。
因為時間有限,就直接搭電梯上第九層的「天之聖堂」。堂中為恭奉釋迦牟尼佛的佛殿,壁畫和貼金還是非常耀眼!
牆上的小佛龕。
大殿兩旁的鳳柱。
自天堂俯瞰明堂和城區,視野十分遼闊。
臨別前再另一角度仰望天堂。
Info:
地點: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中州中路、定鼎路交叉口
電話:+86-379-65156026
隋唐洛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http://www.stlycit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