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民俗文化村.jpg

位於金門金沙鎮山后的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 是金門代表性的傳統聚落之一。「山后中堡」為旅日僑領王國珍、王敬祥父子於清光緒二年(西元1876)覓地規劃,匯資返鄉,並集敬濟、敬斗等之力,建構聚落贈予族人居住,至清光緒廿六年(西元1900)建成十六間住宅及王氏宗祠及學堂(海珠堂),後稱「山后中堡十八間」。

02平面圖.jpg

聚落屋舍採用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,依山面海、布局工整,所用建材多取自漳州、泉州,甚至遠至江西;聘雇大陸匠師施做,工法細緻,為金門晚清時期著名的傳統聚落建築。

03紅磚建築聚落.jpg

後經戰地政務時期,聚落荒廢,民國六十八年(西元1979)縣府斥資修復,翌年完工訂名為「金門民俗文化村」。為傳統閩式建築的展示園區,保存了歷史與文化記憶。民國八十一年(西元1991)轉由王氏基金會自行管理。

04山后民俗文化村.jpg

海珠堂為王氏所建學堂,堂名起自可望旭日自海上升起,宛如海上明珠。

05海珠堂.jpg

海珠堂前埕半月池,有風水擋煞之意。

06-1海珠堂半月池.jpg

06海珠堂半月池.jpg

海珠堂前埕兩側有假山造景。

07海珠堂前側假山造景.jpg

海珠堂前門上方懸「太原」堂號,左書光緒庚子年,即清光緒廿六年,西元1900年。

08大門上書堂號.jpg

海珠堂大門裝飾講究,細緻的圓形窗櫺、木刻、泥塑。

09左壁.jpg

10右壁.jpg

大門內前庭兩側建紅磚樓房,造型融合西式洋樓風格。

11中庭側廂房.jpg

前庭兩側樓房二樓露台下方裝飾鰲魚的排水口。

12魚洗.jpg

海珠堂大廳基座高抬,前有花台、洗硯池。

13海珠堂大堂.jpg

洗硯池被遊客當許願池。

14大堂前洗硯池.jpg

大堂前兩側、樓房後方各開左右側門。

15中庭左側門.jpg

大堂兩側廂房的建築也十分精美,以泥作、彩繪、交趾陶裝飾,鞍形馬背線條優美。

16右側門.jpg

海珠堂大堂的木構堂門非常典雅、做工細緻繁複,展現傳統建築工藝之美。

17-1大堂.jpg

「海珠堂」堂匾也記述了堂名由來。

17海珠堂匾.jpg

大堂的六角磚燒地板、雕刻精細的祖龕。

18大堂.jpg

祖龕內安奉先祖牌位。

19大堂神龕.jpg

祖龕內王國珍塑像。

20王國珍塑像.jpg

祖龕內王敬濟塑像。

21王敬濟塑像.jpg

大堂內樑下生動的吉祥木雕。

22樑下木雕.jpg

海珠堂旁為王氏宗祠,大門繪門神,平日不對外開放。

23王氏宗祠.jpg

王氏宗祠建於龍脈上,右前有「龍頭」出土,龍身及龍尾延伸至宗祠內。

23宗祠右前石頭.jpg

「龍頭」旁貼上經國先生曾至此參觀的照片。

24經國先生龍頭.jpg

「龍尾」位於宗祠內右側,傳說怕巨龍出土,龍氣散失,所以龍尾上供奉土地公鎮住龍尾。

25王氏宗祠.jpg

聚落內古宅上懸「太原世第」,為王氏堂號。

26-1古宅.jpg

聚落內屋宅布局工整,建築間留有通道,有防火功能。

26防火巷.jpg

屋宅前橫向一整排的隘門,視覺上一目通底,也可以木板封鎖,具有禦敵防盜功能。

27隘門群.jpg

聚落旁也有戰時開挖的防空洞,防空洞旁的藝品店販售金門風獅爺等相關紀念品。

28防空洞.jpg

29防空洞藝品.jpg

各式各樣的風獅爺紀念品,價格實在。

29各式風獅爺.jpg

可愛討喜的風獅爺。

30風獅爺.jpg

Info:

地點:金門縣金沙鎮

電話:(08)235-5347

營業時間:8:00-17:00

arrow
arrow

    F.y.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