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公園位於嘉義市東區,初建於日治明治四十三年(西元1910年),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改名「中山公園」,民國八十六年再更名為「嘉義公園」。
嘉義公園依山仔頂山勢而建,總面積約268,000平方公尺。公園內古木成蔭,有亭臺、假山、魚池、曲徑等造景,環境優美;公園內也保留了日本神社遺蹟、福康安紀功碑、清嘉慶時期的水師大砲、阿里山森林鐵道蒸氣火車頭、孔廟等景點,很適合賞景、走讀歷史。
公園內的「牆之道」,沿著山坡而建,以閩南常見的紅磚建築,打造許多古門與磚牆,展現閩南建築的工藝與特色。
嘉義神社古蹟群最前方有日治時期的石燈籠與「手水舍」。
「手水舍」仍保留原始的模樣,上方也做了解說牌。
「手水舍」的用途為參拜前淨手、靜心。
「手水舍」旁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,前身為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。
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目前已委外經營,命名為昭和J18,除保留史蹟展示功能外,也做為文創餐廳使用。
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入口有高大門樓,鋪設步道進入齋館,為嘉義神社祭典前祈願的場所。
齋館與社務所創建於日治昭和十八年(西元1943年)。
齋館右側為社務所,為行政庶務與值夜的廳屋。
社務所大門仍維持傳統日式建築樣貌。
社務所前有庭院和老樹,院中搭配著嘉義的石猴雕刻裝飾。
樹下的石猴雕刻。
先參觀社務所,目前仍做為文物及文創的展示空間,建築內部修復狀況十分良好,非常氣派。
書籍及建築內部的展示空間。
和服展示,也可租借拍照。
歷史建築的展示說明,布置很有文創感!
刻意裸露的牆面,搭配文字說明。
舊有的建築配件及「棟札」。
嘉義市老建築的簡介。
視聽空間,以影片介紹嘉義市的歷史。
舊有的保險絲開關。
後院草坪,也加上了圓球燈光裝飾。
前棟齋館,目前重新規畫為文創餐廳。「有情有義」、「借錢免寫字」的書法掛軸非常顯眼。
館內一角有在地農作及手作文創品的展示。
館內和服裝飾。昭和J18-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的文創餐廳十分受到遊客喜愛,餐飲也頗具特色,最好事先預約,每周一為公休日。
嘉義神社自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改為忠烈祠。
進入牌樓後為舊神社的表參道,兩側有日治時期留下的石燈籠。
表參道旁的「狛犬」。
表參道的盡頭為射日塔,原位址為神社本殿,因遭火焚毀,民國八十七年(西元1998)改建為射日塔。造型靈感來自於阿里山神木,中央剖開為高40公尺的「一線天」,內部為「射日神話」的青銅雕刻。
從中央缺口可看見巨大的射日神話雕刻。
射日塔前有兩座雲豹銅雕,姿態十分生動。
射日塔的底座為忠烈祠,二樓以上為藝文展覽空間,第十、十一層可360度俯瞰嘉義全景。
嘉義公園內的孔廟為民國五十一年(西元1962年)所建,嘉義孔廟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(西元1723年),原址位於西門外,後歷經多次改建。日治時期孔廟因地震倒塌,民國五〇年(西元1961)年在嘉義公園內重建。
孔廟前巨大的蟠龍御路。
孔廟大成殿。
大成殿內設神龕,安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。
大成殿左右兩側奉祀亞聖孟子、宗聖曾子、復聖顏子、述聖子思及十二門徒神位。
孔廟外的「重修文廟碑記」,為清嘉慶廿年所立。
「重修文廟碑記」碑文。
孔廟外另一塊古碑「重建玉峰書院碑記」。
Info:
昭和j十八-嘉義市史蹟資料館
地址:嘉義市公園街42號
電話:(05)277-0518
網站:http://www.cabcy.gov.tw/historical/Index.aspx
開館時間:週二至週日09:00-17:00
餐館營業時間:週二至週四及週日08:00-17:00,週五、六08:00-20:00
射日塔
地址:嘉義市公園街46號
電話:(05)275-1357
網站:https://travel.chiayi.gov.tw/travel-content?id=18&category=2
開放時間:週三至週五09:00-17:00,週六、日及國定假日09:00-21:00
費用:登塔5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