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5太魯閣遊客中心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花蓮縣秀林鄉是太魯閣族(Truku)傳統的生活區域,約在三、四百年前,太魯閣族的先民從南投跨越中央山脈、沿著立霧溪來到花蓮北部,大約就是現在太魯閣國家風景區的範圍。

01太魯閣遊客中心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是體驗峽谷地形的最佳起點,設有服務中心、影片播映室和展示廳,也有大型的停車場和餐飲服務。假日有時會有假日市集,如果天氣炎熱,也不妨嘗試一下超人氣紅茶冰淇淋。

03太魯閣遊客中心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4太魯閣遊客中心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6太魯閣遊客中心超人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7假日市集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民國四十九年(西元1960)中部東西橫貫公路開通,穿越山脈、風景絕美。民國七十五年(西元1986)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,目的在保護這片美麗的淨土。鬼斧神工般壯闊的峽谷美景,早已聞名全球,妥善保護的自然生態和人文風景,成為獨特又受歡迎的旅遊資源。

02太魯閣遊客中心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太魯閣國家公園共規劃了32條賞景步道,再分類為景觀型、健行型與登山型三大類。在管理處附近,就可以體驗兩段不同風景的步道:小錐麓步道和砂卡礑步道。小錐麓步道的入口在管理處旁砂卡礑隧道內的通風口,記得從管理處的東端進入,要靠左邊的人行道走,否則在隧道中可無法穿越到左側的入口!

01小椎麓入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2小椎麓入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小錐麓步道應是昔日的獵徑所整修,一邊是溪谷,一邊是山壁,曲折的步道,風景隨著改變。也不必怕路程太長,因為全段僅650公尺。

03小椎麓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小錐麓步道中段有知名的天空繩橋,僅以四條繩索(左、右各一,下方二條)連接兩端,寬度僅容一人,同時僅限五人通過。因為通過時需要手腳並用,所以也被戲稱為「猴子吊橋」。自民國一〇四年(西元2015)底開放後,就成為熱門的打卡景點。繩索吊橋長度約20公尺、距河底約5公尺,走在上面,就像是在表演高空走鋼索,刺激又讓人驚喜!如果膽子不夠大、或是懼高者,也可選擇繩橋旁正常版的「棧道吊橋」,不過,也只限定同時僅20人通過。

04繩索和棧道吊橋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5繩索吊橋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小錐麓步道也設有觀景台,可以眺望河谷美景。

05觀景平台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小錐麓步道的尾端就是砂卡礑橋的橋墩,必須登鐵梯上到橋面,才能再由上往下往砂卡礑步道。

01百獅橋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橋下設有解說牌,也可從底部觀賞壯觀的砂卡礑橋。

02百獅橋解說牌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這座橋也被稱作「百獅橋」,因為橋面兩側圍欄上有上百隻型態各異的石獅。砂卡礑橋也是「砂卡礑步道」的入口,也連結西拉岸隧道通往天祥。

03百獅橋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5通往西拉岸隧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1砂卡礑入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沿著山壁、緊臨砂卡礑溪開鑿的步道,一旁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峽谷地景。

02砂卡礑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3砂卡礑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兩旁山壁高聳入天,河床上是巨石和河蝕景觀,沿途景觀美不勝收!

04砂卡礑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5砂卡礑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06砂卡礑步道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從步道口至三間屋全長約4.1公里,可視自己的體力,隨時可以折返。如果車子停在遊客中心,不走原路的話,可以穿越砂卡礑隧道回到遊客中心。這裏也有花蓮客運、台灣好行的交通車可以搭乘。

回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後,也可以轉往下方的東西橫貫公路紀念牌樓。

04東西橫貫公路入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舊牌樓,受到妥善保存,一旁也闢有廣場,供遊客賞景、拍照。牌樓前方山壁上有塊趙恆愿所題的「魯閣長春」刻石,字體非常俊秀。樹叢裏也藏有不少獼猴,仔細看的話就可以發現!

03東西橫貫公路入口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02牌樓前魯閣長春.jpg -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

Info:

地址: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291(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)

電話:03-862-1100~6

交通:開車走台9線可達;搭乘台灣好行太魯閣線

開放時間:08:30~17:00

網址:http://www.taroko.gov.tw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.y. Yang 的頭像
    F.y. Yang

    跳跳猴的嬉遊記

    F.y.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