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祖東莒的東犬燈塔與東引的東湧燈塔,共扼閩江口外航運門戶,兩座燈塔現今也都列為國定古蹟。白色的塔身,屹立於山頭懸壁上,襯映著碧海藍天,是絕美的拍照景點。
東犬燈塔創建於清同治十一年(西元1872年),源於清咸豐八年(西元1858年)簽訂天津條約與中應通商章程善後條約,確定了建設助航設施;因太平天國亂事及捻亂,遲至清同治二年(西元1863年) 英國籍赫德(Rebert Hart)接任清朝海關總稅務司,才自清同治八至九年(西元1869-70年)間開始建造新式燈塔。清同治十一年(西元1872年) 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(ChanceBrothersandCo.Limited,LighthouseEngineerstructors,Birmingham)興建東犬燈塔,耗時三年。
東犬燈塔為石造洋式燈塔,塔高四層,包括塔身、塔燈、塔頂三部份。塔頂風標至地面高度為19.5公尺。塔身內部樓高為三層,高10.66公尺。是臺閩地區現存的洋式燈塔中,第一座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。
東犬燈塔歷經多次修建及改造,包括民國二年(西元1913年)、民國十七年(西元1928年)、民國廿二年(西元1933年)及民國四十三年(西元1954年)等。燈塔光程可達16.7浬,約31公里。
初建的東犬燈塔的英文名稱為「中犬燈塔」(MiddleDogLightStation),後來還有白犬燈塔、東犬山燈塔、白肯燈塔等舊稱。民國七十四年(1985年)一月二十三日海關總稅務司署海務處將其更名為「東犬島燈塔」,目前慣稱東莒島燈塔。
因應陽光的角度,可以拍出東莒燈塔不同角度之美。
東莒島燈塔旁的辦公室已改為展覽館,可以參觀燈塔及軍管時期留下的珍藏文物。
燈塔使用的油氣燈。
燈塔守衛使用的煤油燈、鎖具。
不同時期所使用的燈塔掛牌。
鎮塔之寶之一的防火保險箱。
航管局管轄的台閩地區燈塔位置圖。
早期儲存煤油的器具。
軍管時期東莒的戰地生活記錄。
從展覽館可通往燈塔,正好面對著白色矮牆。
從展覽館的窗戶望向燈塔。
白色矮牆的作用是防風,可防止煤油燈被強風吹滅。
燈塔周邊也有許多防禦設施,像是地下坑道。
東莒島燈塔周邊也有大片的綠色草坪,在此也陸續放養一些小山羊,也增加遊客拍照的樂趣。
從燈塔往下望,就是福正聚落(福正村)和福正沙灘。
入夜後燈塔的照明燈亮起,站在下方並無法感受光線的射程。
Info:
參考資料 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://nchdb.boch.gov.tw/assets/overview/monument/19881111000009
地址:連江縣莒光鄉福正村56-1號
電話:(0836)88283
開放時間:9:00-18:00(夏令時間4月1日至10月31日),9:00-17:00(冬令時間11月1日至3月31日),週一內部整理不開放